2017年2月18日 星期六

學校體系對ADHD介入方法的系統性回顧

針對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在學校體系能使用的非藥物介入方法:質性量性研究的系統性回顧

出處:Health Technol Assess. 2015 Jun;19(45):1-470.

作者:Richardson M, Moore DA, Gwernan-Jones R, Thompson-Coon J, Ukoumunne O, Rogers M, Whear R, Newlove-Delgado TV, Logan S, Morris C, Taylor E, Cooper P, Stein K, Garside R, Ford TJ.

(摘譯: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 林俏汎醫師)



[[ 摘要 ]]

背景:注意力缺失過動症是一種神經發展疾患,展現與年齡不相稱的注意力缺失、衝動、過動症狀。對於學校而言,照顧ADHD孩童是頗具挑戰性的,卻少有回顧型文獻討論學校體系的非藥物介入方法。


目的:評估在學校體系提供給ADHD學生(或者具風險者)的非藥物介入方法的成效,同時探討使用這些方法時的助益或限制因子。

資料來源:自1980年至2013年2~8月間的20個電子資料庫搜尋,包括使用回溯性與前行性的註解搜尋、網頁搜尋、作者推薦、針對重要期刊的手動搜尋,最後整理出四篇系統性回顧文章。

回顧方法:這些系統性回顧文章聚焦於4個問題:(1)針對ADHD(或者具此風險)的學生,以學校為基礎的介入方法,效果如何。(2)對於ADHD學生實行以學校為基礎的非藥物介入方案,態度的量化分析。(3) 在學校體系施行ADHD介入方法後,對於學生、老師、家長或其他人的態度和經驗,作質性的研究調查。(4) 更廣泛性的質性研究,針對學生、家長、老師或者其他人對於ADHD的經驗作調查。

研究結果:

針對問題1,共有54個對照試驗符合納入的標準。將36個隨機對照試驗加以統合分析後,發現針對數個症狀表現和學習結果具有明顯的效果(p<0.05),然而在這些研究中,存在效應大小(Effect size)的異質性。

針對問題2,由28個研究中發現,教育者對於非藥物的介入方式持正向的態度,多數的介入方法在不同研究中都能得到正向或者中性的態度。

針對問題3,由33個研究中發現,對於施行這些介入方法,學校成員會感受到一些壓力,特別是針對介入方法需要做到多結構化,或者針對ADHD孩童量身訂做個別化規範的程度。對於這些介入方法造成的影響,看法是混雜的,不過卻有明確的結論:非藥物的介入方法會影響「與ADHD孩童的關係」、「參與者對學校和ADHD的態度」,反之亦然(關係、態度會影響非藥物的介入方法)。

針對問題4,共有34個研究被納入,發現「親師、孩童如何去歸因ADHD症狀」、「老師對於治療方式的決定」、「孩童的自我觀感」、「教室環境的角色」、「標籤化」都可能影響ADHD症狀的表現;此外,「師生關係/親師關係/同儕關係之間的衝突」是會阻礙治療的明顯障礙。因此,環境對於介入方法的有效與否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在實施非藥物介入策略時,「給予ADHD的衛教資訊」和「建立良好關係的技巧」都很重要。

研究結論:

本研究發現,在學校體系實施非藥物介入方法,對於ADHD是有效果的,然而這些研究中存在效應大小(Effect size)的異質性。質性研究則展現,非藥物介入方法的「實施環境」是重要的。將來宜針對介入方法作更嚴格的評估,例如聚焦於「是什麼發揮效果」、「對誰有效」、「在怎樣的環境中有效」。目前的研究瓶頸也展現了機會:開發並測試用來描述介入模式的標準化工具、找出評估ADHD行為的預後測量工具、以及進一步探討前述研究找出來的調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