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4日 星期五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症狀與低學業成就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 廖尹鐸醫師)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學業成就在孩童為負向相關性。此研究檢驗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學業成就為直接因果效應的假設。
        使用遺傳敏感(區分遺傳或環境效應)研究設計法來確認因果效應,以排除第三因子干擾的可能(例如基因多效性)以及比較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童有服用派醋甲酯(利他能、專司達)或無服用在學業成就及高中教育的差異。

        從大約一萬名小學12歲居住於荷蘭的雙胞胎的登記資料中取得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症狀、學業成就及派醋甲酯的使用的相關資料。大多數孩童也有7到12歲間的長期追蹤資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症狀無論在橫斷面研究或是長期追蹤資料皆與12歲時較低的學業成就有關。

        越多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症狀可預測未來14到16歲高中的學業較不佳。在橫斷面及長期資料分析,經過控制基因及環境因子之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本身與低學業成就為直接因果效應,獨立於基因及環境的多效性之外。

        藉由同卵雙胞胎互相比較的研究模式,有更多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症狀的雙胞胎比起另一位雙胞胎有更低的學業分數。

       此外有用治療用藥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童比起沒用藥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童學業成就分數顯著較高。綜合上述,此研究結果證實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本身與低學業成就為直接的因果效應。